省题诗二十一首 上德不德

何从称上德,舍德德方全。 圣者如非圣,贤者不自贤。 海宁言我广,神岂谓予玄。 伐善功难立,无为化易宣。 道惟闻邃古,理亦愧先天。 欲述犹龙旨,应忘得意筌。

译文:

怎样才能称得上是至上之德呢?其实舍弃对德的刻意追求,德才能够真正完备。 真正的圣人,并不会自认为自己是圣人;贤能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贤明。 大海广阔无垠,但它不会说自己广阔;神灵玄妙莫测,也不会称自己玄奥。 如果一个人总是夸耀自己的长处,那么他就难以建立真正的功业;而遵循无为之道,教化反而容易得到宣扬。 “道”的概念,我们只在远古的记载中听闻;这其中的道理,比起先于天地存在的真理,我还深感惭愧未能完全领悟。 要是想阐述老子那高深如“犹龙”般的思想旨意,就应该忘掉用来捕鱼的筌(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不执着于外在的形式,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
关于作者
唐代王棨

王棨字辅之,福唐人。咸通三年郑侍郎从谠下进士及第,试《倒载干戈赋》、《天骥呈材诗》,词尚清婉,托意奇巧。李公骘时擅重名,自内翰林出为江西观察使,辟为团练判官。未几,除太常博士,入省为水部郎中。乡人李颜,累举进士,郁有声芳,赠诗云:「蓬瀛上客颜如玉,手探月窟如夜烛。笑顾姮娥玉兔言,谓折一枝情未足。」辅之十九年内连三捷,其于盛美,盖七闽之罕有也。黄巢义师入京,棨于乱离之中,不知所之,或云归终乡里。诗二十一首。(小传据《麟角集》唐乡贡进士黄璞所撰《王郎中传》删节而成。《全唐诗》无王棨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