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谢病

汉朝征隐士,唐年访逸人。 还言北山曲,更坐东河滨。 枌榆三晋地,烟火四家隣。 白豕祠乡社,青羊祭宅神。 拓畦侵院角,蹙水上渠漘。 卧病刘公干,躬耕郑子真。 横裁桑节杖,竖翦竹皮巾。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 颜回惟乐道,原宪岂伤贫? 藉草邀新友,班荆接故人。 市门逢卖药,山圃值肩薪。 相将共无事,何处犯嚣尘!

译文:

在汉朝的时候,朝廷会征召那些隐居不仕的贤士;到了我大唐,也会去寻访那些逸世高人。可我呢,还是打算回到北山那幽深的角落,再去东河之畔安居。 我所居住的地方,是枌榆所在的三晋大地,周围仅有寥寥几户人家,冒着烟火。乡亲们用白猪祭祀乡社的土地神,用青羊供奉宅神,祈求平安顺遂。 人们开拓菜畦都快侵占到院子角落了,湍急的水流涌上了水渠岸边。我就像生病卧床的刘公干一样身体抱恙,又如同亲自耕种的郑子真一般过着田园生活。 我随手裁下桑树枝做了根手杖,又剪下竹皮竖起做成头巾。夜晚,仙鹤的惊鸣声在琴亭回荡;春日里,黄莺的啼叫伴着酒瓮散发的香气。 我就如同颜回一般,只乐于追求圣贤之道;也像原宪那样,不会因为贫穷而感到悲伤。 我会铺着青草邀请新朋友相聚,用荆条铺地迎接老朋友来访。在集市门口能遇到卖药的人,在山间的园圃还会碰到扛着柴薪的村民。 我和大家一起安闲无事,又怎么会去沾染那尘世的喧嚣和烦恼呢!
关于作者
唐代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