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住四合舍,殷勤堂上妻。 无常煞鬼至,火急被追催。 露头赤脚走,不容得着鞋。 向前任料理,难见却回来。 有意造一佛,为设百人斋。 无情任改嫁,资产听将陪。 吾在惜不用,死后他人财。 想像生平日,悔不唱《三台》。
诗(幷序) 四十三
译文:
这首诗大概是一个人在临终前留下的嘱托与感慨,下面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我这可爱的四面围合的房屋啊,你好好待着吧;我那平日里温柔体贴、操持家务的妻子啊,我也只能跟你好好道别了。无常的煞鬼已经来到,我被它急切地催促着要走了。
我只能露着脑袋、光着脚匆匆离去,根本容不得我穿上鞋子。我这一去,任凭后事如何料理,怕是很难再回来了。
如果你们对我还有情义,就去造一尊佛像,设一场能供百人享用的斋饭来为我祈福。要是没了情义,你就改嫁吧,家里的资产也随你拿去作陪嫁。
我活着的时候吝惜钱财舍不得用,死后这些就都成别人的了。回想起这一生啊,我真是后悔,后悔没能及时行乐,尽情欢畅。
关于作者
唐代 • 王梵志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二字作告)因名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我家长育)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讽)人,甚有义志(旨),盖菩萨示化也。(《太平广记》八二,参以《永乐大典》六八三八[王]字韵引《桂苑业谈·史遗》。)○《云谿友议》下《蜀僧喻》云:「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梵志者,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其言虽鄙,其理归真,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诗二首》,注云:「梵志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