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十二

不语谛观如来,逍遥独脱尘埃。 合眼任心树下,跏趺端坐花台。 不惧前后二际,岂著水火三灾。 只劝遣荣乐静坐,莫恋妻子钱财。 称体宝衣三事,等身锡杖一枚。 常持智慧刀剑,逢者眼目即开。

译文:

默默不语,专注地观照如来的法相,逍遥自在地独自摆脱尘世的纷扰与羁绊。 闭上眼睛,让心灵在树下自由驰骋,结跏趺坐于花台之上,身心宁静。 不害怕过去与未来的种种境遇,又怎会被水、火、风这三灾所困扰。 不要贪恋荣华享乐,只应安静地坐禅修行,莫要痴迷于妻子儿女和钱财。 拥有合身的三件法宝僧衣,还有陪伴一生的锡杖一根。 要常常秉持智慧之剑,所到之处能让遇到的人瞬间开启智慧的眼目。
关于作者
唐代王梵志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二字作告)因名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我家长育)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讽)人,甚有义志(旨),盖菩萨示化也。(《太平广记》八二,参以《永乐大典》六八三八[王]字韵引《桂苑业谈·史遗》。)○《云谿友议》下《蜀僧喻》云:「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梵志者,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其言虽鄙,其理归真,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诗二首》,注云:「梵志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