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一○○

知识相伴侣,𫏐时不觉老。 面皱黑发白,把杖入长道。 眼中冷泪下,病多好时少。 怨家乌枯眼,无睡天难晓。 朝夕乞𫏐时,百长谁肯保。 使者门前唤,手脚婆罗草。

译文:

和有见识的人相互陪伴,一时间竟没发觉自己渐渐老去。 如今脸上满是皱纹,头发也变得花白,只能拄着拐杖走上漫长的人生道路。 眼中常常不由自主地流下凄凉的泪水,身上疾病缠身,健康的时候真是少之又少。 仇人幸灾乐祸地瞪着眼睛,自己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觉得这漫漫长夜怎么也等不到天亮。 每天都盼着能多有一些时间,可谁又能保证这漫长的一生能平平安安度过呢? 当死亡的使者在门前呼唤时,自己的手脚就像那柔弱的婆罗草一样,软弱无力,无法抗拒。
关于作者
唐代王梵志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编诗一卷,计一百十一首。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二字作告)因名曰:「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我家长育)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讽)人,甚有义志(旨),盖菩萨示化也。(《太平广记》八二,参以《永乐大典》六八三八[王]字韵引《桂苑业谈·史遗》。)○《云谿友议》下《蜀僧喻》云:「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梵志者,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其言虽鄙,其理归真,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诗二首》,注云:「梵志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