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祇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祇在目前。

译文:

内心平静了,又何必苦苦执着于持守戒律呢?行为正直了,又哪里用得着专门去修习禅定呢? 从“恩”的角度出发,就应该孝顺奉养父母;从“义”的层面来讲,无论上下关系都要相互关怀怜爱。 懂得谦让,那么尊卑长幼之间就能和睦相处;能够忍耐,各种纷争和恶行便不会喧嚣。 就好像只要能像钻木取火那样坚持努力,就算身处淤泥之中也一定能生出圣洁的红莲。 那些听起来让人难受的话,往往就如同治病的良药;刺耳难听的言语,必定是忠诚恳切的劝告。 能够改正过错,一定会增长智慧;袒护自己的短处,这样的人内心称不上贤明。 在日常的行为中多做有益他人的事,成就佛道并非是靠施舍钱财。 菩提觉悟只需要向自己内心去寻找,何必辛苦地向外去追求那些玄妙的东西呢。 若听闻这些道理并依照去修行,那么天堂般的境界就在眼前了。
关于作者
唐代慧能

秀同师禅宗五祖弘忍,受其法要。慧能为南宗,神秀为北宗,世称南能北秀。住韶州曹溪山宝林寺(一作广果寺),为禅宗第六祖。弟子甚多,但说法要,尝谓:「心不着法,道即通流,心若着来,乃成自缚。」先天二年八月卒,年七十六。谥大鉴禅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