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 东方七宿 二

亢,四星恰如弯弓状。 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下横。 大角左右摄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 折威下左顿顽星,两个斜安黄色精。 顽下二星号阳门,色若顿顽直下𨀛。

译文:

在东方七宿的亢宿区域,有四颗星星,它们的形状就好像一张弯曲的弓。在这四颗星正上方,有一颗名叫大角的星星,它明亮耀眼。在亢宿这四颗星的下方,横着排列着七颗名为折威的星星。 在大角星的左右两边,分布着摄提星,每边三颗,它们三三相对,形状就如同古代的鼎一样。 在折威星下方偏左的位置,有两颗叫做顿顽的星星,它们斜斜地排列着,散发着黄色的光芒。在顿顽星的下方,还有两颗星星,它们的名字叫阳门,颜色和顿顽星差不多,直直地向下排列着。
关于作者
唐代王希明

唐时人,号丹元子,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