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 北方七宿 三

女,四星如箕主嫁娶。 十二诸国在下陈,先从越国向东论。 东西两周次二秦,雍州南下双鴈门。 代国向西一晋伸,韩魏各一晋北轮。 楚之一国魏西屯,楚城南畔独燕军。 燕西一郡是齐邻,齐北两邑平原君。 欲知郑在越下存,十六黄星细区分。 五个离珠女上星,败瓜珠上瓠瓜生。 两个各五瓠瓜明,天津九个弹弓形。 两星入午河中横,四个奚仲天津上,七个仲侧扶筐星。

译文:

在星空中的女宿,有四颗星排列形状如同簸箕,它主管着人间的嫁娶之事。 在女宿下方陈列着十二诸国对应的星宿。咱们先从代表越国的星宿开始,朝东方依次数去。有代表东、西两周的星宿,接着是代表两个秦国的星宿。从代表雍州的星宿往南看,有如同双雁门形状排列的星宿。 代国对应的星宿往西是代表晋国的星宿,呈延伸状。韩国和魏国各有一颗代表它们的星宿,在晋国星宿的北面。楚国对应的星宿驻扎在魏国星宿的西边。在楚国星宿所代表的城南边,单独有代表燕国的星宿。 燕国星宿西边有一个代表郡的星宿,它和代表齐国的星宿相邻。齐国星宿的北面有两个代表城邑的星宿,属于平原君的区域。要知道代表郑国的星宿在代表越国的星宿下方。这十六颗黄色的星需要仔细去区分。 有五颗名叫离珠的星在女宿的上方。败瓜星在离珠星的上方,而瓠瓜星又从败瓜星的位置衍生出来。有两组各五颗的星星,它们明亮地构成了瓠瓜星的样子。天津星有九颗,排列成弹弓的形状。其中有两颗星进入了午位,横在银河之中。有四颗代表奚仲的星在天津星的上方,还有七颗在仲星一侧的星,它们组成了扶筐星。
关于作者
唐代王希明

唐时人,号丹元子,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