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

下垣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角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䨥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坐边。 帝坐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 垣北九个贯索星,索口横者七公成。 天纪恰似七公形,数著分明多两星。 纪北三星名女床,此坐还依织女傍。 三元之象无相侵,二十八宿随其阴。 水火土木幷与金,以次别有五行分。

译文:

### 诗词正文翻译 在星空中,下方有一个星宫叫天市垣,它的两边垣墙由二十二颗星星组成。 正对着天市垣“大门”的地方,有六颗星星组成黑市楼;大门左边有两颗星,那是车肆。 有两颗宗正星和四颗宗人星,还有一群宗星,它们也依次排列着。 帛度有两颗星,在屠肆的前面;候星在帝坐星的旁边。 帝坐星只有一颗,常常明亮闪耀;旁边还有四颗看起来比较模糊的宦者星。 接着依次有两颗星叫列肆;斗星和斛星在帝坐星的前方,斗星有五颗,斛星有四颗。 天市垣北面有九颗贯索星,贯索星开口处横着的七颗星组成了七公星官。 天纪星官的形状和七公星官很相似,不过仔细数的话,天纪星比七公星多两颗。 天纪星北面有三颗星叫女床星,这个星官挨着织女星。 天上的三垣之象彼此互不侵犯,二十八宿也跟随着它们。 水、火、土、木以及金,按照顺序各自有五行的区分。 ### 说明 这篇《丹元子步天歌·天市垣》主要是介绍了天市垣星官系统中各个星官的位置和数量等信息,是古代便于人们认识星空的歌谣。诗中涉及大量古代天文星官知识,翻译时尽量准确呈现其原意,但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可能理解上仍有一定难度。另外,诗后的大量注释部分主要是关于《丹元子步天歌》作者及成书时间等的考证内容,并非诗词正文,因此未进行翻译。
关于作者
唐代王希明

唐时人,号丹元子,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