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四十四

大乘一等义,本自无遮闭。 凡夫著相求,心生有执滞。 无心为真宗,空寂为本体。 无问亦无说,常照勿使废。 佛子行道已,更莫愁来去。

译文:

这首诗偈的现代汉语翻译如下: 大乘佛教的这一等最究竟的义理,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任何阻碍和遮蔽的。它就那样自然存在着,没有什么东西能把它藏起来、挡住它。 可是那些普通的凡夫俗子,却总是执着于事物的外在表象去寻求佛法。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各种固执的念头和局限,被这些外在的东西牵绊住,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 真正的佛法真谛在于没有杂念、不执着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宗旨。而空明寂静的状态就是佛法的本体。在这种境界里,既不需要去问什么,也不需要去说什么。因为言语和疑问在这个层面都变得多余。要让自己的心时刻保持如明镜般的觉察,不要让这种觉察荒废。 修行佛法的佛子们如果按照这样的道理去修行,那就不要再为过去的种种和未来的走向而忧愁了。不必纠结于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只需专注于当下的修行。
关于作者
唐代庞蕴

庞蕴,字道玄,衡州衡阳县人。贞元初,谒石头迁有省,迁问曰:“子以缁耶?素耶?”蕴曰:“愿从所慕。”遂不剃染,世号庞居士。诗七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