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庙碑附诗

南海阴墟,祝融之宅,即祀于旁。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明用享锡,右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胡不均弘,俾执事枢。 公行勿迟,公无遽归。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译文:

在南海北岸的土地上,是火神祝融居住的地方,人们就在它的旁边祭祀。 天帝命令南方的诸侯:“官吏懈怠,不亲自去祭祀,你要亲自端正地进行祭祀。要明白地举行祭祀以享受神灵的赐福,庇佑我们的国家。” 圣明的天子,谨慎地选择他的使臣。我们的这位官员在这里任职,让神和人都十分欢喜。 海边山岭的角落,已经富足、滋润。为什么不将这样的福泽更广泛地传播,让他执掌重要的政务呢。 您赶紧出发去新的任所吧,不要急着回来。这并非是我出于私心挽留您,神和人都依靠着您呢。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