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本寂 示纸衣道者颂 示纸衣道者颂 7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本寂 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疎亲。 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 情分万法沈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 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译文: 觉悟到的本性是圆满光明、没有形相的真身,可不要凭借自己的知识见解去随意区分亲疏。 倘若念头有所差异,就会对玄妙的本体产生蒙蔽;内心一旦出现偏差,就无法与道相接近。 情感将自身与万法分别开来,就会沉溺于眼前的种种境界;见识判断过于多样,就会丧失原本的真性。 如果能在这些语句中完全领悟明白,就会像过去一样,内心了无挂碍、平静无事。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本寂 本寂(840年-901年)俗姓黄,名元证,又名崇精,福建蒲田县人,晚唐名僧,为佛教“曹洞宗”始创人之一。唐天复元年(901年),62岁的本寂圆寂,葬于寺西百步的凤形坊,塔名“福园”。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被加封为“宝藏元证大师”。本寂“文辞遒丽,富有法才”,著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住寒山子诗》,后人又辑得《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2种存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