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分虚实为君说,弦数沉涩并冷热。 关前阳脉数弦浮,关后阴沉迟细脉。 浮弦而数热兼风,沉细为寒气上攻。 阳浮为表阴沉里,尺寸关中看仔细。 学者要知生死期,九怪脉中定凶吉。 结促牢代四脉者,可取死生期岁月。 假令四十动一止,一脏无气死之义。 三十动中一止时,三岁二脏死无气。 脉来十动一止之,一岁死期堪下泪。 若还十动不满者,动脉气衰人不起。 须当以日定死期,盖为动中不应指。 三元正气难拘束,魂魄冥冥随风去。 一呼三寸阳气出,一吸复然阴气入。 阴阳呼吸定息匀,来往升降中不息。 肝脉达而风气生,肾水下而雨滋湿。 肺气清轻上属天,地气浊而通其嗌。 脾司出纳象谷空,雷动于心声霹雳。 水谷包容肠胃间,六经为川流不息。 阳为形表血为阴,精气为荣悍为卫。 络有十五经十二,上应周天下临地。 水漏百刻运流行,与周天度为纲纪。 手足阳明江海水,天蝎金牛并豫冀。 太阳手足合清淮,天秤白羊充淮里。 阴阳人马对寅申,燕益渭漯水气深。 太阴巨蟹并磨蝎,丑未湖河水难竭。 宝瓶狮子对周齐,汝水三河合应之。 巳上楚宫属双女,亥上双鱼时掉尾。 十二脉中合经水,内外相输为表里。 人身血气要充盈,六脉无邪无病体。 火之精气主生神,水气充盈生志意。 复诊涩脉何部中,败血折精之脉候。 唯有三秋乃应时,余月见之皆恶候。 洪钩夏脉居寸口,堪笑愚夫多不晓。 脉若俱洪不带钩,钩不外出时血常走。 秋脉微毛若无涩,病者多应命单厄。 设然肺部诊见之,涩谓秋中多结脉。 严冬尺脉要弦沉,肾部无邪体气清。 忽然弦大多虚候,梦中涉水鬼随人。 春怕庚辛秋丙丁,微毛洪数病相侵。 玉函歌诀最玄微,俗眼庸人难探赜。 若能精向义中求,审察元通神可比。
生死歌诀 二
译文:
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而是一篇关于中医脉学知识的歌诀,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来为您说说脉象分辨虚实的方法,脉象有弦、数、沉等不同表现,还与寒热相关。
在寸口脉的关部之前,阳脉的表现为数、弦、浮;关部之后,阴脉的表现是沉、迟、细。脉象浮弦而且数,这代表身体既有热邪又有风邪;脉象沉细,则是体内有寒气向上攻冲。阳脉浮通常表示病在表,阴脉沉则表示病在里,诊脉时要仔细查看寸、关、尺三部。
学医的人如果想知道病人的生死期限,可从九种怪异的脉象中判断凶吉。结脉、促脉、牢脉、代脉这四种脉象,能够据此推断病人死生的时间。假如脉搏跳动四十次就停一次,这意味着一个脏器的元气已经衰竭,病人有死亡的危险;如果三十次跳动就停一次,大概三年的时间,两个脏器的元气会耗尽而死亡;脉搏跳动十次就停一次,那么病人大概一年就会死亡,实在令人悲伤;要是跳动还不满十次就停顿,说明人体元气衰败,人就很难康复了。这时要根据具体天数来确定死亡期限,因为脉搏跳动中出现不应指的情况,人体的三元正气难以维系,魂魄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去。
人呼吸时,呼气一次,阳气外出三寸,吸气时阴气同样进入三寸。阴阳呼吸气息均匀,气息在体内来往升降,循环不息。肝脉通畅则风邪之气容易产生,肾水向下运行就如同雨水滋润大地。肺的气息清轻,向上与天相通,地气浑浊,通过咽喉与外界相通。脾主管食物的摄入和运化,就像山谷容纳万物,心脏跳动如同雷声轰鸣。水谷在肠胃中被容纳和消化,六经就像河流一样流淌不息。阳气护卫着人体外表,血液属于阴,精气是营养身体的物质,卫气则起到保卫作用。人体有十五条络脉和十二条经脉,它们上与周天相应,下与大地相连。人体气血的运行就像水漏计时一样,以百刻为一个周期,与周天度数相配合,是人体气血运行的纲纪。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如同江海水一样重要,对应着天蝎、金牛二星宿以及豫、冀两个地域。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如同清澈的淮河水,对应着天秤、白羊二星宿以及兖州、淮水流域。阴阳经中,人马座对应寅申方位,如同燕地、益州的渭水、漯水一样,水势深沉。太阴经对应巨蟹、磨蝎二星宿,就像丑未方位的湖泊河水一样难以枯竭。宝瓶座和狮子座对应周、齐之地,汝水、三河与之相应。巳的方位对应楚地,属于双女座;亥的方位对应双鱼座,就像鱼儿摆动尾巴。十二经脉与自然界的经水相互对应,内外相互输送,形成表里关系。
人体的气血需要充盈,六脉没有邪气侵扰,身体才不会生病。火的精气能够产生精神,水气充足则能使人意志坚定。再来看涩脉,要判断它出现在哪个部位,涩脉是败血折精的脉象表现。只有在秋季,涩脉才是应时之脉,其他月份出现涩脉都是不好的征兆。夏季正常的脉象应该是洪大且带有钩象,可惜很多愚昧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脉象都洪大但没有钩象,或者钩象不明显,血液就会常常流失。秋季的脉象应该微微带有毛象,如果没有涩象,病人大多命不久矣。假如在肺部诊到涩脉,秋季的涩脉往往代表有结滞之象。
严冬时节,尺脉应该弦沉,这表示肾部没有邪气,身体元气清和。要是弦脉过于明显,大多是虚证的表现,病人可能会梦到在水中行走,仿佛有鬼跟随。春季害怕遇到庚辛日(五行属金),秋季害怕遇到丙丁日(五行属火),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遇到与之相克的时日,微毛脉、洪数脉等异常脉象就容易侵扰人体。
《玉函歌诀》里的内容十分玄妙精微,一般的庸人很难探究其中的深意。如果能够精心从其中的道理里去寻求真谛,仔细审察,就可以达到如同神明般的诊断境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