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童行(慈受二十偈意同)

劝汝出家须决志,投师学业莫容易。 添香换水结因缘,佛殿僧堂勤扫地。 莫闲游,莫嬉戏,出入分疎说出处。 三朝四宿不见归,妙法何曾闻一偈。 敬师兄,教师弟,莫向空门争意气。 上中下座用谦和,莫贱他人称自贵。 衣食难,岂容易。 计功多少须惭愧。 随缘饮啄任精粗,不用千般求细腻。 布素衣,随时乩,知足便超功果位。 才能岂是皂罗衣,有道何须黄锦被。 清信男,清信女,舍却一身饲饿虎。 此因缘,苦中苦,不用再三说酸楚。 心中有罪自心知,自向心中忏悔取。 亲明师,学智慧,别人睡时你慢睡。 出家儿,学妙理,习读夜眠须早起。 三更睡到四更初,归向释迢尊殿里。 挑明灯,换净水,礼拜焚香作福祉。 报答三有及四恩,天龙八部生欢喜。 莫愚痴,莫懈怠,一超直入佛境界。 行亦禅,坐亦禅,了达真如观自在。

译文:

我劝你一旦决定出家,就要意志坚定,拜投师父、学习佛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经常为佛前添香、换水,以此来结下与佛的因缘,在佛殿和僧堂要勤快地打扫。 不要到处闲逛,也别贪玩嬉戏,进出寺院都要说明去向。要是几天都不见回来,又怎么能听闻哪怕一句精妙的佛法呢? 要敬重师兄,教导师弟,别在佛门中争强好胜、意气用事。无论是上座、中座还是下座,都要保持谦和的态度,不要轻视他人而抬高自己。 获取衣食可不容易啊,想想自己的功劳有多少,就该感到惭愧。要随顺因缘,对于饮食,不管是精细还是粗糙都能接受,不要千方百计地追求精致。 穿着朴素的布衣服就好,要顺应时节。懂得知足,就能超越一般的修行果位。一个人的才能又岂是靠一件黑袍就能体现的,有修行有道行又何必非得盖着黄锦被呢? 那些虔诚的善男信女,甚至能舍弃自己的身体去喂养饿虎。这样的因缘,其中的痛苦难以言说,我也不用再三诉说其中的酸楚了。 自己心中有没有罪,自己心里清楚,要向自己的内心去忏悔。要亲近贤明的师父,学习智慧,别人睡觉时你要晚点睡。 出家人要学习精妙的佛理,读书学习、晚上睡觉都要早起。从三更一直睡到四更刚过,就该回到释迦牟尼佛的尊殿里。 挑亮明灯,换上干净的水,礼拜焚香,为自己和众生祈福。以此来报答三界众生以及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让天龙八部都心生欢喜。 不要愚笨痴迷,也不要懈怠懒惰,这样才能一下子直接进入佛的境界。行走坐卧都能保持禅定的状态,了悟真如本性,自在观照一切。 (此诗见于日本《续藏经》本《禅门诸祖师偈颂》卷下之上。)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