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四字龟鉴

在尘出尘,如何处身? 见善努力,见恶莫亲。 纵居暗室,如对大宾。 乐情养性,逢危守贫。 如愚不愚,修仁得仁。 谦让为本,孤高作邻。 少出为贵,少语最珍。 学无废日,时习知新。 荣辱慎动,是非勿询。 常切责己,切忌尤人。 抱璞刖足,兴文厄陈。 古圣尚比,吾徒奚伸? 安问世俗,自任天真。 奇哉快哉,坦荡怡神。

译文:

### 现代汉语翻译 在尘世之中却能超脱尘世,那该如何安身立命呢? 见到善良的人和事要努力去学习效仿,碰到邪恶的人和事千万别去亲近。 即便独自待在隐蔽无人的房间,也要像面对尊贵的宾客一样庄重守礼。 用乐观的情绪来涵养自己的性情,即便遭遇危难也要坚守贫穷时的操守。 表面上看似愚笨,实际上并不愚笨,努力修养仁德就能得到仁德。 为人要把谦让当作根本,与孤高的品格为邻。 少外出是可贵的品质,少说话最为难得。 学习不能有荒废的日子,要时常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感悟。 面对荣耀和耻辱要谨慎行事,对于是非之事不要去探问。 要常常深刻地责备自己,千万不要去怪罪别人。 卞和怀抱美玉却被砍去双脚,孔子在陈国遭遇困境无法施展抱负。 古代的圣贤尚且有这样的遭遇,我们这些人又怎能事事顺遂呢? 何必去在意世俗的看法,只需要放任自己的自然天性。 这是多么奇特、多么畅快啊,内心坦荡就能愉悦精神。 ### 注释说明 此诗以箴言的形式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修身养性的准则。诗中提及“抱璞刖足”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却被认为是欺诈,先后被砍去双脚,直到楚文王时才使美玉重见天日;“兴文厄陈”指的是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困,粮食断绝,但孔子依然讲学、诵诗、弹琴、唱歌不止。
关于作者
唐代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