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十篇(幷序) 第十四章明三空无性

君不见诸佛圣人心无碍,为通道化说三无。 虽说三无实无说,心为万境所由居。 正使颠倒造五逆,随情所作并归如。 抱檏澄神念无念,亦不分别灭无余。 所以安心不择处,了知真俗体非殊。 息虑心空不舍事,名理言行不相扶。 不依六尘心摇动,真如无作顺空虚。 无去无来常不住,心神竭尽亦非无。 不坏于身随一相,不断贪淫而不居。 若谓无差还自缚,言其体异转伤躯。 犹如梦幻无真实,本来非有若为除。 行路难,路难顿尔难料理。 凡夫妄见有差殊,真实凝心无彼此。

译文:

你没看到那些诸佛圣人的内心毫无阻碍,为了引导世人、开启教化而宣讲“三无”之理。 虽然说是在讲“三无”,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言说,因为心是万种境界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就算有人颠倒是非、犯下五逆重罪,他随心所做的一切最终也都归于“真如”之境。 秉持质朴、澄清心神,去念那“无念”之念,也不进行分别,让一切念想自然熄灭、不留痕迹。 所以安住此心不需要选择特定的地方,要明白世间的真实之理和世俗之相本质上并无不同。 平息思虑、让内心空明,但也不放弃世间的事务,要是只谈名理却言行不一就不可取了。 不依赖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心就不会动摇,真如之性本就无所作为,顺应着虚空。 它没有去也没有来,不会长久停留在一处,心神即便耗尽也并非不存在。 不破坏自身,安住于某一种相,不断绝贪淫之念却也不沉溺其中。 如果说一切没有差别,那反而会束缚自己;说它们本体不同,更是对自身的伤害。 一切就如同梦幻一样没有真实可言,本来就不存在,又谈何去除呢? 行路真难啊,这艰难顿时让人难以处理。 凡夫俗子总是虚妄地看到差别不同,而真正能凝定心神的人不会区分彼此。
关于作者
唐代傅翕

傅翕,字玄风,一名即灵璨,字德素。俗姓楼,东阳郡乌伤县竹山里人。建武四年生。居婺州双林寺。世称傅大士、双林大士。太建元年卒,年七十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