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科头 事理不二

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 一切无非佛事,何须摄念坐禅。 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缘。 智者无心口得,自然无争无喧。 不识无为大道,何时得证幽玄。 佛与众生一种,众生即是世尊。 凡夫妄生分别,无中执有迷奔。

译文: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高深的禅理,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内心的主宰自由自在、超脱无拘,佛法的本性原本就不存在各种烦恼的纠缠。世间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佛的事业体现,又何必刻意收敛心念去坐禅呢? 那些虚妄的念头本来就是空幻寂静的,根本不用去强行断除对外界的攀缘执着。有智慧的人无需刻意用心就能领悟,自然就不会有争斗和喧闹。 要是不认识那超越有为的大道,什么时候才能证悟那幽微玄妙的境界呢? 佛和众生本质上是一样的,众生其实就是佛。凡夫俗子却虚妄地生出分别之心,在虚幻的无中执着地认为有实在的东西,就这样在迷乱中四处奔忙。
关于作者
唐代宝志

宝志,不知何许人。梁武帝敬事之,天监十三年卒。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