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王昌龄 琴 琴 8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髣髴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译文: 那用孤桐制成的琴,静静地蕴含着清幽的声响,它不加修饰的质朴模样,传递出深邃而本真的韵味。 当手指拨弦,仿佛能在那琴弦与手指的配合之外,看到远古时代的人。他们的意趣高远,好像历经着风雪的苦难,可有时又如同江山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在盛大的宴会上,琴曲还未演奏结束,可又有谁能真正分辨出这琴音里所蕴含的经天纬地的才情和智慧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