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 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 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 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白首看长劒,沧洲寄钓丝。 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 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译文:

我被贬往南方的巴峤,这一路行程遥远,而长江就像一条丝带,万里相随。 我自知没有什么才能,心甘情愿被贬谪离去,可这滔滔江水又要流向哪里呢? 我身处偏远之地,仿佛被圣明的君主遗忘;天空高远,我遭受着酷吏的欺辱。 我独自朝着那青山前行,此时芳草萋萋,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故乡。 我流落他乡,没想到还能与你相见,彼此悲喜交加,倾诉着心中的思绪。 我就像当年被人猜疑的马援,因薏苡而遭受无端的嫌隙,黄昏时分,我满怀愁绪,望着江边的江篱。 柳树的翠绿之色迎接着高高隆起的山坞,我穿着用荷叶制成的衣服,在低垂的帷幕中。 水面上云雾刚刚涌起,暮色中鸟儿远远飞来,显得那样迟缓。 我已白发苍苍,却只能看着长剑,空有壮志;不如寄情于沧洲的钓鱼生活。 沙洲上的鸥鸟被小吏的举动惊起,湖面上的月亮慢慢爬上了高高的树枝。 我的小孩子已经能说吴地的方言,新写的文章里满是如楚辞般的哀怨。 我怜悯你也是如此不得志,而这山川河谷依旧曲折绵延,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沧桑。
关于作者
唐代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