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公宅饮

窈窕夕阳佳,䒠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译文:

夕阳西下,景色柔美秀丽,春光蓬勃,绿草如茵,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若要寻觅一个可以长久停留、尽情享受时光的地方,那莫过于这曲折幽静的小巷了。 华美的席子如同卷起的龙须,散发着精致的气息,香气四溢的酒杯中,漂浮着玛瑙般璀璨的美酒。 北面的树林里,高大的树木层层叠叠,枝叶繁茂;南面的池塘中,生出了一座别样的小岛。 手中拨弄着镶嵌金丝翠玉的器物,目光被那鲜艳的红色仙草所吸引,整个人都沉浸其中,心也为之迷醉。 在座的人谈笑风生,言语间闪耀着《诗经》“六义”的光芒,所发表的言论透彻明晰,堪比古代贤人的精妙之论。 座中虽没有像陈子那样令人惊叹的人物,但这门庭却有着像魏公那样被人敬重的风范。 人生的荣耀与耻辱本就没有绝对的界限,我们应当共同珍惜这欢乐愉悦的时光。
关于作者
唐代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