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 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 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 鸡鸣见日出,常觌仙人斾。 往来赤城中,逍遥白云外。 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福庭长自然,华顶旧称最。 永此从之游,何当济所届。

译文:

在越中这个地方的仙洞旁,我遇到了身着羽衣的太乙子,赶忙停下船,上前恭敬地行礼。 他问我:“你一路跋山涉水,是要到哪里去远行呢?” 我回答说:“我打算登陆后去寻找天台山,然后顺着水流而下到吴会地区。天台山一直是我所崇尚的地方,哪还顾得上探寻那些神奇怪异之事。” 他接着向我描述:“天台山高耸入云,直逼青天,往下俯瞰,能看到辽阔的沧海。在那里,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还常常能见到仙人的旗帜。” “仙人在赤城山中往来穿梭,在白云之外自在逍遥。山上的莓苔与人间大不相同,瀑布就像挂在天空与大地的分界线上。” “福庭的景色天然自成,华顶峰向来就被人们称赞为最美的地方。”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想着:我要永远和他一起在这山中游玩,什么时候才能达成这个愿望啊。
关于作者
唐代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