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孟浩然 示孟郊 示孟郊 5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孟浩然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译文: 野外到处都被蔓延生长的杂草所遮蔽,兰花芝草却孤独地扎根在一旁。 周围各种声音是那么繁杂喧闹,可伯牙却独自不随波逐流发出喧嚣之声。 当年伯牙琴音里蕴含的高深意趣,全天下没有人能够理解分辨。 直到钟子期出现,一听便领会其中深意,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从此千秋流传。 你要坚守自己的高洁节操,那些浅薄的世俗议论,你就别去理会啦。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