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阇黎新亭作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迳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译文:

这位高僧是禅林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智慧超群,如同给孤独园里具备三明智慧的贤才。 此地偏僻,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如同那清净的佛国一般。内心纯净无染,于是在这水亭开启了宁静的修行空间。 亭子依傍着险峻的山势,山峰像高耸的屏风矗立。探寻幽静之处,石头小径曲折回环。 祥瑞的花朵常常自然飘落,神奇的灵药何须人工栽种呢。 绿色的藤蔓交织缠绕着红色的树木,清澈的泉水里长满了翠绿的青苔。 戏游的鱼儿听闻佛法都聚集过来,悠闲的鸟儿也像是来聆听诵经一般飞了过来。 舍弃对事物表象的执着,方能领悟玄奥的佛法真谛;忘却言语的局限,才能涵盖所有的道理。 在这宁静之中又能有什么具体的收获呢?就算吟诗咏叹也只是徒劳罢了。
关于作者
唐代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