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 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 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 长廊列古画,高殿悬孤灯。 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 侧闻樵人言,深谷犹积冰。 久愿寻此山,至今嗟未能。 谪官忽东走,王程苦相仍。 欲去恋双树,何由穷一乘。 月轮吐山郭,夜色空清澄。

译文:

我在这野外的寺庙暂且停下行程,解下马鞍休息,偶然间遇见了法华寺的僧人。 推开寺门,正对着西岳华山,那陡峭的石壁一层又一层,颜色深青。 寺院里的竹间小径上铺满了厚厚的青苔,松树枝丫交错的门旁缠绕着紫藤。 长长的走廊上挂着一幅幅古老的画作,高大的佛殿里孤零零地悬着一盏灯。 正值五月,山间的雨带来的是闷热的气息,华山上的三座高峰仿佛被炽热的火云蒸腾着。 我侧面听到打柴人说,那幽深的山谷里竟然还堆积着冰块。 我长久以来就希望能寻访这座山,到如今只能叹息自己一直没能如愿。 如今我被贬官,匆匆向东赶路,王命在身,行程一个接着一个,一刻也不得闲。 我想要离开,却又留恋这寺中的娑罗双树,可又怎么有机会去穷尽佛法的真谛呢? 月亮从山城外缓缓升起,夜色显得格外空旷、清澈。
关于作者
唐代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