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 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槩。 著书高牕下,日夕见城内。 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 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 偶兹近精庐,屡得名僧会。 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崖口上新月,石门破苍霭。 色向群木深,光摇一潭碎。 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濑。 胜事犹可追,斯人邈千载。

译文:

我收敛自己的行迹回到乡村山野,收起争名逐利之心,向世俗的朋友们告别。 白天回到草堂中卧躺休息,眼前只有双峰相对。兴致来了就尽情地去畅快游玩,遇到合心意的事情便符合了我心中的美好意境。 我在高窗之下专心著书,从早到晚能望见城内的景象。从前被世上的功名利禄所迷惑耽误,于是辜负了自己一生所喜爱的山林生活。 我很久之前就离开了山林沟壑,如今回来,当年种下的松杉都已经长得高大了。偶然间住到了这靠近佛寺的地方,多次与有名的高僧相会。 有时候我会跟着樵夫渔夫一起劳作,一整天都不戴帽子、不束腰带,过着随性自在的生活。 山崖口升起一弯新月,石门冲破了青色的云雾。月光洒向幽深的树林,波光在潭水中摇曳破碎。 我缅怀郑子真隐居的山谷,也常常忆起严子陵垂钓的濑水。那些美好的隐居之事还可以追寻,只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已经远逝千年了。
关于作者
唐代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