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 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潇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译文:

在这新春时节,竹管里的音律已悄然变换成代表春天的青律,京城中温暖的阳气开始渐渐散布开来。晴朗的天气里,轻柔的暖意又回来了。正值这值得庆贺的佳节,刚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千家万户都挂起了华丽的彩灯,那光芒照亮了整个城市。大路上,满是穿着绫罗绸缎的男女,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他们身上的香气飘散开来。十里长街,灯火辉煌,就像点燃了无数棵绛红色的树。那巨大的鳌山灯彩高高耸立,喧闹的锣鼓声震天响。 渐渐地,天空清澈得如同水一般,洁白的月亮高高地挂在中天。在那弥漫着花香的小路上,男女之间互相嬉戏,有不少像“绝缨”“掷果”这样大胆又浪漫的举动。夜深了,在蜡烛的光影和花的阴影之下,年轻的男女常常会有奇妙的邂逅。 在这太平盛世,朝廷和民间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百姓生活富足安康。人们都能随性地欢乐相聚。面对着这样美好的景象,又怎么忍心独自清醒着回去呢。
关于作者
宋代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