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

红板桥头秋光暮。 淡月映烟方煦。 寒溪蘸碧,绕垂杨路。 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 波急隋堤远,片帆举。 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 好夕良天长孤负。 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 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 遥夜香衾暖,算谁与。 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译文:

在红板桥头,秋光已到了暮色时分。淡淡的月光映照在如烟的雾气里,透着几分和暖。寒冷的溪水泛着碧绿的光,环绕着栽满垂杨的小路。 我们再次分离,我握着她纤细的手,泪水如同雨下。隋堤边水波湍急,船帆升起,她乘坐的小船渐渐远去。转眼间,时光匆匆过去,我们当初约定相聚的日子被无情阻隔。 我时常感觉春天就要过去了,花絮渐渐飘落。那些美好的夜晚、晴朗的白天,都被我白白辜负。闺房的门静静地掩着,小小的屏风空在那里,我完全没有心思去看。我指着天边归云,心想她所在的仙乡那么遥远,究竟在哪里呢? 漫长的夜里,被子是温暖的,可又有谁能与我共眠呢?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我们当初那些深情的约定。
关于作者
宋代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