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译文:

王安石当年在东海(指江宁)任职的时候,两鬓就已因时光匆匆而变了颜色。人到中年,与亲友分别实在是让人难受,只能用音乐来缓解这离别的哀愁。 一旦功成名就,他本打算沿着海道东归,可谁能料到他最后竟拖着病体进入西州(这里代指汴京,王安石最终未能实现归乡心愿)。他高雅的归隐志向被官场的荣华富贵所困扰,留下的遗憾只能寄托在那隐者居住的沧洲了。 岁月已近年末,我们也该早早打算,准备好粗布衣服(暗示归隐)。故乡远在千里之外,一路上有好的地方就停下来多住些时日。 我喝醉了唱歌的时候你就跟着唱和,我醉倒了还得靠你把我扶起,只有酒能让我们暂时忘掉忧愁。就像当年陈登让刘备睡下床那样,我们也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自在生活就好。
关于作者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