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画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译文:

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能享受无尽的欢乐;而贫穷低贱的人,却总是被忧愁困扰。谁能知道人生之路暗藏着那么多的幽微和凶险,福祸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呢。 你看那秦朝的李斯,权势煊赫之时却不知收敛,最终落得个被腰斩的下场,临刑前还想着和儿子一起牵着黄狗出上蔡东门去打猎,却再也无法实现,留下千古遗恨;还有西晋的陆机,在华亭时曾悠然自得听鹤鸣,后来陷入官场争斗,被杀前叹息再也听不到华亭的鹤唳了,这千古的遗憾怎么也收不回。 这哪比得上春秋时期的范蠡啊,他功成身退,披散着头发,悠然地驾着小船在江上游玩。 范蠡这个人,帮助越王勾践成就了霸业,他智谋超群,有着用不完的谋略。他能做到身为卿相,辅佐千乘之国的君主,功成名就之后却能毅然放下,拿起钓鱼的钩子,过起了闲适的隐居生活。 春天里,他看着五湖之上烟雾缭绕、波浪起伏;秋天的夜晚,他欣赏着天空中的云朵和明月,除此之外,世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悠远。他永远地舍弃了人间的功名利禄之事,把自己的人生理想都寄托在了这江海之上。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