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 渊明漫爱重九,胸次正崔嵬。 酒亦关人何事,正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 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 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莱。 翳凤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 归路有明月,人影共徘徊。

译文:

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呀,黄菊又为谁而盛开呢?就像陶渊明那般痴迷于重九佳节,可他内心其实也是满怀郁积不平之气。 酒这东西,跟人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但人就是不由自主地想要饮酒,又有谁料到会像当年王弘派白衣使者送酒给陶渊明那样的机缘出现呢。我醉意朦胧地手持着西风扇,想要随时随地为自己遮挡那世间的尘埃。 我要为您开怀畅饮,一天就得喝它三百杯。站在这高山的高处向东眺望,那云气缭绕之处仿佛能看见蓬莱仙山。 您可以驾着凤凰、骑着鸾鸟仙去,而我呢,只能像古人那样落佩倒冠,即便抱病在身,也要登上这高台。等到归去的路上,会有明月相伴,我和我的影子一起在月光下徘徊。
关于作者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