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云卧衣裳冷。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 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 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 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 烟雨凄迷僝僽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 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皪银台润。 愁𣨼酒,又独醒。

译文:

云雾缭绕中,梅花好似卧于其间,连衣裳都带着寒意。瞧它那萧疏的模样,在清风明月下,于溪水边投下清幽的影子。它就像那洛水女神,罗袜轻移,凌波而去,又仿佛在烟水茫茫的大江中沐浴。那娇俏的花朵上,一点娇黄渐渐晕染开来,煞是可爱。 我记不起是否曾与它有过像郑交甫与汉水女神解佩相赠那样的相逢,但它却如此多情,为我送来阵阵芬芳。我真想带着泪水,把那凋零的花瓣收集起来。 屈原怀着千古遗恨抱石投江。可遗憾的是,他当时匆匆忙忙,竟然忘了对这如仙般的梅花加以品评。如今梅花在凄迷的烟雨里饱受摧残,那翠绿的枝叶摇摇欲坠,又有谁来为它整理呢? 只能徒然地把这幽愤之情写入瑶琴之中。琴弦断了,却没有人能为梅花招魂赋词。只有那酒杯里的酒晶莹明亮,银烛台上的烛光温润柔和。我被愁绪缠绕,借酒消愁,可却又陷入了独醒的痛苦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