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 儿童认得,前度过者篮舆。 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 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 一自东篱摇落,问渊明岁晚,心赏何如。 梅花正自不恶,曾有诗无。 知翁止酒,待重教、莲社人沽。 空怅望,风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

译文:

我带着行李来到溪边,这里有钓车、茶具,还有弯曲的小桌和圆蒲团。溪边的儿童都认得我,还记得前次我是坐着竹轿经过这里。我常常对着溪水照看自己的影子,心想这身躯啊,竟已踏遍了江湖各地。我惆怅地看着那位一边行走一边歌唱不停的乡村老人,觉得他定是个能和我畅快交谈的人,可却难以招呼他过来聊聊。 自从菊花凋零之后,我不禁想问陶渊明,到了这岁暮之时,您心中的那份雅趣还在吗?梅花的风姿其实很不错,不知您可曾为它写下诗篇?我知道您已经戒酒了,但我还想着再让莲社的人去打些酒来。我只能徒然地怅然远望,当年的那份风流韵事已然消逝,这大好江山啊,特地惹得我满心哀愁。
关于作者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