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译文:

我抬头望向西北方向,那天空中堆积的浮云,就好似侵占北方领土的敌人。要扫平这一切,需要有倚天而立的万里长剑才行。 人们都说,在这片地方,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能看见牛宿和斗宿之间有光芒闪耀,那或许是埋藏着的宝剑在发光。可我眼前所见,只是高山耸立,深潭空空,水冷清幽,明月高悬而星光黯淡。我本想效仿温峤点燃犀角去探寻水下的奥秘,可当我凭靠着栏杆时却又心生畏惧,害怕惊动那水底的风雷,让鱼龙感到凄惨愤怒。 狭窄的峡谷约束着江水,两岸的山峰相对矗立,江水奔腾而过我所在的高楼,那汹涌的气势好像要腾飞起来却又收敛住了。我就像陈元龙一样已经年老了,不妨就高枕而卧,享受着冰壶的凉意和竹席的清爽。 古往今来朝代的兴盛与衰亡,人生百年的悲伤与欢笑,都在我此刻登高览胜时涌上心头。我不禁想问,又是谁卸下了船帆,把船系在了洒满斜阳的岸边呢?
关于作者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