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辛弃疾 鹧鸪天 鹧鸪天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辛弃疾 水底明霞十顷光。 天教铺锦衬鸳鸯。 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方竹簟,小胡床。 晚风消得许多凉。 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 译文: 湖底映照出明丽的彩霞,波光粼粼足有十顷之广。仿佛是上天特意铺开这锦缎般的水面,来衬托水中嬉戏的鸳鸯。最惹人怜爱的是那随风摇曳的杨柳,如同风流潇洒的张绪;却又不禁好笑那莲花,恰似娇柔的六郎。 我躺在方形的竹席上,倚靠在小小的胡床上。晚风吹来,带走了不少暑气,让人感觉十分凉爽。那白色的鸟儿,像是有意避开人似的全都飞走了。夕阳西下,残照的余晖洒下,更让人心中涌起断肠的哀伤。 注:原词中“落日残□”此处缺失一字,影响对这一意象完整的解读与翻译。不过根据整体意境,应是一种增添伤感氛围的景象。 标签: 宋词 关于作者 宋代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