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去去春光,留不住、情怀索莫。 那堪是、日长人困,雨馀寒薄。 叶底青青梅胜豆,枝头颗颗花留萼。 叹流年、空有惜春心,凭春酌。 歌共酒,谁酬酢。 非与是,忘今昨。 且随时随分,强欢寻乐。 世事燕鸿南北去,人生乌兔东西落。 问故园、不负送春期,明年约。

译文:

春天的脚步匆匆离去,这逝去的春光怎么也留不住,我的心中满是落寞孤寂。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白昼渐渐变长,人也容易感到困倦,雨后的空气中还带着丝丝的寒意。 树叶底下,青青的梅子已经长得比豆子还大了,树枝上头,一朵朵花还残留着花萼。我不禁感叹这如流水般逝去的岁月,自己空有一颗珍惜春光的心,只能借着这春日美景自斟自饮。 想唱歌、想喝酒,却无人与我相互应酬对饮。是非对错,我也不再去计较昨日与今朝。暂且就随遇而安吧,勉强自己寻找一些欢乐。 这世间的事情就像燕子和大雁一样,南北纷飞,行踪不定;人生就如同太阳和月亮,东升西落,匆匆而过。 我不禁问向远方的故园,希望来年不会辜负这送春的时节,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关于作者
宋代赵师侠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