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 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 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和气自悠扬。 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 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 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 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译文:

我想对那隐居在山坳里的朋友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从幽深的竹林中走出来呢?希望你身着兰草与蕙草编织的衣裳,为我独立在那高耸入云的山冈之上。 头顶是那空旷无垠的蓝天,脚下是那云雾缭绕的白云,天地间祥和的气息悠然飘荡。一阵东风轻轻吹来,甘霖洒落在南塘。 我呼唤着山鬼,凭吊河神,静候着春神东皇的降临。华丽的宫殿,怎么好像在水的中央若隐若现。 我长久地盼望能看到龙拉的车、雷神的座驾,听那箫、钟和交鼓齐鸣的声音,和你一起迎接太阳从扶桑升起。 到那时,我要举起北斗星当作酒勺来痛饮,你也拉弓搭箭射落那象征着灾患的天狼星。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