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 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我同性,日月与我同命,何事有馀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译文:

尧和舜那样的贤君已经远去很久了,后稷和契那样的贤臣也不再出现。我就像一匹马,自由自在地在天上地下四处游走。 你独自站立在云端,我不禁想,你是在等待着什么人呢?那插着孔雀羽毛装饰车盖的车子随风回转。我常常回忆起我们彼此用眼神传情的美好时刻,可无奈离别如此匆匆,让人痛苦不堪。 我身披明月般的光辉,佩戴着珍贵的美玉,头戴高耸的帽子。可惜啊,我自幼就喜爱这身奇异的服饰,如今却年老力衰,埋没在尘世之中。 天地和我有着相同的本性,日月和我有着一样的命运,我又何必总是满怀哀伤呢。可是再看那故国,只剩下光秃秃的乔木,野鹿都跑到高台上悠游了,一片荒芜凄凉之景。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