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草木自成岁,禽鸟已春声。 仰观俯察,多少宇宙古今情。 遐想炎黄以上,逮至汉唐而下,几个费经营。 巢许有真意,无责自身轻。 富与贵,贫与贱,死还生。 方壶岁晚,深感梅蕊向人倾。 造物元来无物,有物还应自造,人意几曾平。 天际识归路,野鹤忽长鸣。

译文:

草木自然地随着季节更替,禽鸟也已在春日里欢快啼鸣。我抬头仰望天空,低头审视大地,心中涌起对宇宙和古今世事多少感慨啊。 遥想炎黄之前的远古时代,一直到汉唐之后的悠悠岁月,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这历史长河中费尽心思地经营谋划。像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他们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本真,没有尘世的责任牵绊,自然觉得自身轻松自在。 富贵与贫贱,死亡与生存,这些都是人生中不断交织的状态。到了年末,我置身在方壶之地,深深感受到那绽放的梅花似乎在向我倾诉着衷情。 其实,天地自然原本是没有什么既定规则和形态的,世间万物都是自然演化、自我生成的,可人们的心意又何时能真正平静呢?看着天边,我似乎辨认出了回家的路,这时,一只野鹤忽然长鸣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