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画,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 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 谁知此,问原头白鹿,水畔青牛。

译文:

黄山有三十六座险峰,三十六道溪流,长久地笼罩在这清幽的秋景之中。面对那孤独耸立的高峰顶端,云烟相互竞相比美,各展风姿;悬崖峭壁之上,瀑布竞相奔涌,气势磅礴。山洞里有灼灼盛开的桃花,仙人居住处生长着神奇的灵芝仙草。雪后春意渐浓,我依次游览这些美景。我还亲眼见到,龙潭在白昼之时,如同大海涌起潮头一般壮观。 当年黄帝和浮丘公曾在此修炼。不知道他们留下的玉枕、玉床是否还在。在天都峰的月夜下,我仿佛远远地听到了如凤鸣般美妙的仙乐;在翠微峰结霜的清晨,我抬头仰望,似乎能看到仙人居住的楼阁。那产朱砂的洞穴依旧呈现着红色,但炼丹的炉灶早已冷却。怎样才能得到神奇的仙方,趁早修炼呢?谁能知晓这些事情呢,或许只能问问那原野上的白鹿,水岸边的青牛了。
关于作者
宋代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