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 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 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萧相□,今古两豪英。 四海望霖雨,可但总祥刑。 自儿时,文字里,已心倾。 魁躔邈在霄汉,薄宦偶趋承。 山见崆峒秀丽,水见玉虹清绝,犹愿见先生。 寄语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译文:

您这首词中的“前赵后萧相□”有缺字,我先按原文进行大致的翻译。 那些身处朝廷的大臣,都是能够匡扶社稷、有补天能力的高手,他们的威名远播到四方蛮夷之地。在皇帝面前,他们敢作敢为、光明磊落,其见解能让朝中的公卿大臣们为之折服。 在章贡地区这两百年来,先是有赵公,后有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与现在的贤才都是古往今来的豪杰英雄。天下百姓都盼望着能有贤能之人来拯救时局,就如同久旱盼甘霖一般,而他可不仅仅是擅长公正地断案执法。 从我儿时起,读着他的文章,就已经对他心生敬仰。他就像魁星一样高居于云霄之上,我只是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偶然间有机会去侍奉他。 我见过崆峒山的秀丽景色,也见过玉虹般清澈绝美的流水,但我更希望能见到先生您本人。我要告诉年轻的学子们,这里就如同孔子讲学的洙泗之地,文化兴盛,贤才在此传道授业。
关于作者
宋代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