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寿花戴了。 山童问、华庚多少。 待瞒来、又怕旁人笑。 况戒腊、淳熙可考。 大衍之用恰恰好。 学易后、尚一年小。 谢屐唐衣眉山帽。 薰风送下蓬岛。 生巧。 吕翁昨夜锺离早。 又曾参、两个先生道。 又也曾偷桃啖枣。 百屋堆钱都不要。 更不要、衮衣茸纛。 但要酒星花星照。 鹘笑到老。

译文:

头上戴上了寓意长寿的花。小书童好奇地问:“您今年多大年纪啦?”我本想隐瞒,可又怕被旁人笑话。何况我受戒的日子在淳熙年间,这都是有记录可查的。我这年纪正好到了五十岁,学《易经》所说的“大衍之数”刚好契合。要是按学《易经》所说的人生阶段,还差一年才到那个阶段呢。 我脚穿谢灵运登山时穿的那种木屐,身着唐人风格的衣裳,头戴像苏东坡所戴的那种帽子。和暖的南风仿佛把我从蓬莱仙岛送了下来。 我生来就有些奇巧的缘分。就像吕洞宾、汉钟离那样,早早地就与道有缘。我曾参透两位仙长所传的道。也曾像东方朔一样偷过蟠桃、吃过仙枣。成百屋子堆积的钱财我根本不放在眼里,更不稀罕那象征高位的礼服和大旗。我只希望酒星和花星照耀着我,让我快快乐乐地笑到终老。
关于作者
宋代孙惟信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