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 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 初试夹纱半袖。 与花枝、盈盈斗秀。 对花临景,为景牵情,因花感旧。 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 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 别后知他安否。 软红街、清明还又。 絮飞春尽,天远书沈,日长人瘦。

译文:

有位佳人头上簪着一朵深红色的牡丹花,插着宝钗的发髻在春风中微微晃动。记得去年也是牡丹盛开的时候,我们在花前饮酒相见。 那时她初次穿上夹纱半袖的衣裳,和娇艳的花枝站在一起,容貌与花枝相互争奇斗艳。面对眼前的花朵和美景,景色牵动了情思,看到花又不禁勾起往日的回忆。 曾幻想像红叶题诗那样传递心意,可如今曲曲折折的流水带走希望,只能徒劳地回首往事。美好的梦境无法进入我的屏风之内,真正的欢聚实在难以实现。 自从分别后,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繁华热闹的街道上,清明佳节又到了。柳絮纷飞,春天就要结束了,天各一方,书信也没有音信,日子漫长难捱,人也日渐消瘦。
关于作者
宋代孙惟信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