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行乐尤宜少。 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齐得丧,等嘻笑。 集无韩子潮州表。 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 与同叔、俱尝知道。 谁向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 秋菊盏,献公釂。

译文:

人生行乐尤其适合在年少之时。回忆当年东坡先生,听完洞箫之音后,突然发出高亢的长啸。天下人都知道他两鬓早已布满霜华,就别再问他近来有什么精妙之作了。也不必再去记起他曾在宫中被金莲烛引路的荣耀时刻。如今老了,连太官准备的糕点美酒的赏赐都没有份,插上茱萸,就算是登高过节了。把得失看得一样,将一切当作嬉笑之事罢了。 我的文集里没有像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那样的文章。回想当时,被贬往南方的人众多,能北归的却寥寥无几。苏轼在赤壁的洒脱和在玉堂的荣耀都如同一场梦,这南方的瘴气又岂能让他早早离世。他和晏同叔一样,都曾领悟大道。可又有谁会在进贤冠下谈论,画出来的人像,还不如他那独特的眉山帽有韵味。我举起这盛着秋菊酒的杯子,敬献给您一饮而尽。
关于作者
宋代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