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忆惜少年日,吴江上、长啸步垂虹。 看飞出玉轮,十分端正,幻成冰壑,一碧澄空。 当此际,醉魂游帝所,凉袂扬秋风。 桂殿凤笙,妙音何处,莼羹鲈脍,清兴谁同。 今宵欢娱地,千钧笔、模写拟付良工。 无奈云沈顾兔,雨挂痴龙。 误骚客宿吟,杯仙梦醉,负他佳节,戏我衰翁。 毕竟孤光长在,后夜重逢。

译文:

回忆起年少的时候,我在吴江之上,一边大声吟唱,一边漫步在垂虹桥上。看那如玉盘般的月亮缓缓升起,是那么的圆满端正;月光洒下,仿佛将大地幻化成了一片冰清玉洁的沟壑,天空也被映衬得碧蓝澄澈。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仿佛醉得灵魂都飘到了天帝的居所,清凉的衣袖在秋风中飞扬。我仿佛听到桂殿里传来凤笙的美妙乐音,可却不知这妙音从何处而来;想起家乡的莼羹鲈脍,这般清雅的兴致又有谁能与我一同分享呢。 今晚本是欢乐愉悦之地,我本想用千钧之笔描绘这美景,再交给技艺高超的工匠留存。无奈啊,云朵遮住了月亮,雨像痴龙挂在天空。这既耽误了诗人吟诗的雅兴,也破坏了酒仙醉梦的惬意,辜负了这中秋佳节,简直是在戏耍我这个衰老之人。 但说到底,那皎洁的月光终究是长在的,等过了今晚,明晚我们还能再次相逢。
关于作者
宋代赵以夫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