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榆塞脱忧责,兰径遂游嬉。 吾年逾六望七,休退已称迟。 日日登山临水,夜夜早眠晏起,岂得不便宜。 有酒数杯酒,无事一枰棋。 休更□,世途恶,宦久羁。 □深林密,去路人物两忘机。 昨日既盟鸥鹭,今日又盟猿鹤,终久以为期。 蜀魄不知我,犹道不如归。

译文:

我终于摆脱了在边疆(榆塞指代边疆)任职的忧虑和责任,得以在如兰花般清幽的小径上尽情游玩嬉戏。我如今已经年过六十,快到七十岁了,这时候才辞官隐退,都已经算晚的了。 现在我每天不是去登山就是去临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晚上早早入睡,早上很晚起床,这样的日子岂不是十分惬意?闲暇时,有几杯美酒可以品尝,无事时,还能下上一盘棋来消遣。 别再去想那些事了,这世间的道路充满险恶,我长久为官,一直被仕途所羁绊。如今我身处幽深的树林,周围静谧而隐蔽,走在路上,与世间的人和事都没了计较之心,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昨天我刚与鸥鹭结盟为友,今日又和猿鹤结成了好友,我打算就这样长久地与它们相伴。那杜鹃鸟(蜀魄指杜鹃)却不了解我的心意,还在声声啼叫着“不如归去”。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