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 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 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 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 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 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译文:

腰间别着腰刀,头上裹着首帕投身军旅,独自倚靠在戍楼上悠闲地凝神眺望。中原大地呈现出一派景象,狐狸居住、野兔藏穴,笼罩在傍晚的烟雾和落日的余晖之中,一片破败荒凉。 我就像当年投笔从戎的班超一样胸怀壮志,又如同枕着兵器等待天亮的刘琨那般渴望建功立业,恰似年少立志于陇西的英雄豪杰。可叹时光如闪电般飞逝,我很容易就长了赘肉,如此下去还不如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世事变幻无常,沧海都变成了桑田,可奈何众生遭受了几番惊扰。战争烽火弥漫,没有一刻停歇,又能依靠谁来驱敌扫寇、平定战乱呢? 眼前所见的山河,心中所怀的建功立业的抱负,都让我忍不住放声长啸。太平盛世就要来临了,那时我定会成为辅佐君王的将相,稳稳地守护这燕赵大地百年之久。
关于作者
宋代李璮

李璮(?~1262),中国金末山东军阀李全之子(一说养子),小字松寿。1227年李全降蒙古,被任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又称益都行省)。1231年李全死,不久李璮袭为益都行省,拥军自重。1259年,李璮加速准备反叛蒙古,一面进犯南宋,取海州等4城,一面积极加固益都城防,储存粮草,截留盐课。1262年在在进攻济南时,应者寥寥,军心离散。七月,城破被俘,史天泽将其处死。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