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倦听蛩砧,初抛纨扇,隔浦乱钟催晚。 湘蒲簟冷,楚竹帘稀,窗下乍闻裁翦。 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 对半床灯火,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烂。 梦断楚天空远。 婆娑月树,缥缈仙香,身在广寒宫殿。 无奈离愁乱织,籍酒销磨,倩花排遣。 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

译文:

我已经听腻了蟋蟀的叫声和捣衣石上传来的砧杵声,刚刚放下了手中的纨扇。隔着江水,那杂乱的钟声催促着夜幕降临。 湘地蒲草编织的凉席透着寒意,楚地稀疏的竹帘随风轻动。在窗下,忽然传来裁剪衣物的声响。那慵懒的垂柳在烟雾中摇曳,好似美人慵懒地梳理着秀发;枯萎的莲花垂落在水面上;芙蓉花有的翠绿,有的深红,色彩深浅不一。 我对着半床昏黄的灯火,空荡荡的厅堂里一片凄凉寂静,我捧着书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夜里的滴漏声悠长,天空中尘埃散尽,银河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我在梦中仿佛置身于楚地那遥远空旷的天空,可梦突然就断了。月光下的树木随风摇曳,仿佛有缥缈的仙香弥漫,我好似身处广寒宫殿一般。 无奈心中的离愁就像乱麻一样越织越密,只能借酒来消磨,希望能让花儿来排遣这份愁绪。渐渐地,江面空旷,寒霜映照着破晓的天色,岸边的黄芦在寒风中一片寂静。这时,传来一声孤雁的叫声,更添了几分凄凉。
关于作者
宋代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