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 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 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 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 人去后,书应绝。 肠断处,心难说。 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 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 有谁知、海上泣蝉娟,菱花缺。

译文:

这天上的仙家胜境里,王母娘娘沉醉在蟠桃盛会的美好春色之中。然而,午夜的漏声急促,就像利箭催赶时光,拂晓的晨光悄悄侵入宫阙。 在朝堂之上,繁花覆盖在众多官员站立的鸾阁之外,龙楼的一侧,香气四溢。可可恨那黑风裹挟着雨,打湿了舞者的霓裳羽衣,美妙的歌声也因此停歇。 那些人离去之后,书信也断绝了。我悲痛到肠断,心中的苦楚难以言说。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杜鹃鸟在满山遍野啼叫,仿佛啼出了斑斑血迹。 过去的事情已然过去,就如同那向东流去的汴水,一去不返;忧愁涌上心头时,却再也看不到西湖那皎洁的明月。有谁能知晓,我像那在海上哭泣的嫦娥一样悲伤,镜子都仿佛出现了残缺,团圆不再。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