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 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 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 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蛾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 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 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 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译文:

桥的尽头星星渐渐隐没,街道中心的尘埃也已收敛,老天爷似乎格外眷顾,给人间增添了几分春意。在这月如桂华的黄昏时分,原本如金丝般的柳丝在风中摇曳,仿佛繁星闪烁变换。 我与佳人相逢,刚唱起小曲时还觉得有些寒意,佳人身上暖香的薰香和珠络饰品散发着阵阵香气,驱走了寒意。可我却又怜惜她,去年相约的美好时光,她白白地准备了精美的香囊手帕,却未能如愿。 人世间的情感终究就像那蛾儿灯一样舞动,到后来蛾儿灯上的粉黛被揉搓得变了模样,怎能比得上当初刚刚描绘出来时的明艳动人。我能认出她的游踪,她骑着那毛色如花的骏马,骏马不住地嘶鸣着,显得十分骄纵。 梅树梢头还残留着一寸如红烛般的花朵,庆幸的是这残红还能移过来照亮那樱桃般的小嘴。我醉意醺醺,已经记不得这是元宵佳节,只以为是百花盛开的花朝节了。
关于作者
宋代蒋捷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