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 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 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 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 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 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 须待月,冼多清、都付与秋。

译文:

阳光在树林间流转,清晨的雾气在山峦间弥漫散开,不知是谁把小船横在了野外的渡口。折断的柳枝上,残蝉在哀鸣,凉意已经布满了整个西州。人们匆匆忙忙地载着鲜花和美酒出游,就算是没有特别的情思,这样的情景也自然透着一股风流韵味。这美好的白昼太过短暂,怎奈我还不甘心,于是手持蜡烛在深夜前来游玩。 有谁能真正领略这山中的朝朝暮暮呢?我对着白云悠然一笑,在这天地间,古往今来似乎都没有了忧愁。我披散着头发,吟咏着悲秋的商调,这兴致就像万里长空一样悠远。世间恐怕没有人像我这样清狂了,我倚靠在高处,隔着水面呼唤着海鸥。我要等待明月升起,让它洗净这世间的纷繁,把这一片清净都交给这美好的秋天。
关于作者
宋代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纳兰青云